滇ICP备2024033184号-1 "/>

湿地概况

06-262017

腾越古韵—洞经古乐

    洞经是腾冲流传久远的传统文化,它不仅经文精深,音律庄重、优美、动听,且在人们的意识中又是一种高尚、吉祥的象征,它既是“阳春白雪”之音,也为“下里巴人”所爱好。腾冲人敬仰洞经,更喜爱洞经音乐,民间诸多礼仪活动必有洞经参与,且深入于家家户户之中。

    洞经,即大洞真经。其经典全称是:“太上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”。此经典属两晋时期中国道教“上清派”所创,是国家资料库中四大洞经传本之一。

    腾冲洞经古乐与大理洞经音乐系一脉相承,有可能均源于唐代道教经典及宫廷礼乐,其经文与乐律、节奏、配器及曲牌都保持着相似之处。

    腾冲洞经曲牌由40余支组成,其中分为腔曲与乐曲两类。其配器主要分为击乐、云乐、弦乐三大类。

    腾冲洞经音乐组织,至民国中期已发展为十二堂,每个洞会设会长、管事、保管等职。人们习惯地将洞经奉为圣乐,视之为吉祥,寄之以哀思。每会有严格的会规会章,对入会者有选择和纪律约束。

    洞经因源于道教及宫廷音乐,在解放后曾一度受到排斥,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在老艺人的努力下,相继恢复了城关、洞山、绮罗、和顺、界头、固东、碗窑、小西等八个洞经会及腾冲县洞经乐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