滇ICP备2024033184号-1 "/>

湿地概况

06-212017

【腾冲故事】大马帮的故事

云南人的生活,是白云下马背上的。云南的马帮闯出了在中国的南方丝绸之路。

经过长年的发展,每一个马帮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,有大锅头、二锅头、管事等。还有一套不成文规矩,包括分配制度、纪律、违反帮规的处置等,既全面又具体。这种组织形式以性质言,可分长年性马帮和季节性马帮,前者是庞大的专业性马帮,后者是临时性的由几个小马帮或数匹马合伙组成,这种马帮规模较小。

一支马帮,便是一支训练有素,组织严密的军队。马帮都由大锅头说了算。二锅头是二号首领,大锅头不在时,他可以掌管全局。管事则专管内部经济及一般内务。每匹骡马都要支付一笔马料钱,驮载炊具和食品的骡马叫“空驮”,因为马帮长途跋涉,锅、碗、瓢、勺和油盐酱醋都得带齐备。大马帮上路,仅空驮就需四五匹骡马驮载。

云南地远路偏,山高水长,所以这里的一切,都是马帮驮过来的。包括茶叶,盐巴,药材,翡翠。包括历史和文化。
    由腾冲西行,经毛家营、板桥,可到古勇,其意为“古道勇行”,这里地势险峻,常出事故。古勇过去,是横跨槟榔江的候桥,这里是腾冲通往缅甸的重要津梁。候桥原为藤桥,只容一人通行,人行其上,颠簸摇摆,犹如浪里行舟,故俗称“浪桥”。后来藤桥为水所冲,临时搭建独木桥,行人要像猴子一样攀援而过,故称“候桥”。

腾冲到缅甸共有八条路,其中两条走的人最多,一是经镇夷关,甘蔗寨,小辛街,茅草地,到八莫。人称腾八路。二是经古勇、候桥、牛圈河、甘拜地、饿穹、昔董坝、大湾子到密支那。人称腾密路。两条路距离差不多,五百里左右,骑马六天,走路八天以上。
    “马帮走马三分命,另外七分天来收。人生分作几截过,三起三落不到头。”马帮,被称作东方的吉普赛人,生活十分艰苦。经常错过客栈,日晒雨淋,风餐露宿不说,有时候,因为意外会断粮。一个曾经做过马夫的人说,他们晚上就住在路边,饿了,会将当地一种松树烧成的炭,蘸着盐巴吃。饿是小事,主要是危险,那时候野兽很多,经常碰到黑熊和老虎。当然最可怕的还是人,土匪、强盗,到了缅甸,甚至官兵也会乱来。

当然,马帮最害怕的就是缅甸的瘟疫,染上瘟疫后,活多久,基本上就看天意了。有一首歌《赶马调》,我们可以从大篇幅的歌词里了解当时赶马人的生活。
    追忆大马帮,追忆那段难忘的艰苦岁月,是勤劳和勇敢的驱使下一批又一批的赶马人,在马的陪伴下远走他乡、致富家乡的传奇故事,是马夫、马匹和古驿道为世人演绎了一曲悲悯之中又饱含深情的赞歌。